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二年级男孩给语文讲义挑错,人教社回信了!

二年级男孩给语文讲义挑错,人教社回信了!

2025-07-19 14:29:55 [娱乐] 来源:凝颜颜馆站

讲义出错了?年级男孩二年级小学生有理有据,向人教社教材修改部提出疑问,文讲很快,义挑南京仙林外国语校园小学部二(15)班的错人常启鸣同学收到了修改部的回邮。

01。教社

螺仍是回信贝?讲义里的“千年误解”。

常启鸣是年级男孩同学们公认的“纠错小达人”。最近,文讲他发现了语文讲义里的义挑两处“硬伤”。

在家预习二年级下册课文《“贝”的错人故事》时,小常觉得有些不对劲——。教社讲义里“贝”的回信配图,怎样是年级男孩一只单壳的螺?在他的常识系统中,贝和螺是文讲两类生物,贝是义挑双壳的,而螺是单壳的。

妈妈半信半疑,上网一搜,不出所料!贝和螺虽然同属“软体动物门”,却分属不同“纲”。“贝”属“双壳纲”,身体左右各有一片贝壳;而“螺”属“腹足纲”,身体左右不对称,背着一个螺旋向上的壳。

所以她帮小常写了一封邮件,将此疑问发送给人教社语文修改部寻求回答:“孩子预习这篇文章时,说左面的配图是‘螺’,不是贝类生物。螺类是单壳生物,贝类是双壳的。”。

很快,小常收到了来自人教社教材修改部回复。修改在回信中解说称,这张插图其实没错,它来自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古代的钱银——“货贝”。

“收到人教社的回信时,咱们全家都特别快乐!尤其是小常,乐了一整天呢!”小常的妈妈说。

虽然“货贝”的称号里有一个“贝”字,它究竟是螺仍是贝呢?通过进一步查找,很快有了答案:货贝是螺,具体来说是一种叫作黄宝螺的海洋生物。

也便是说,古人拿来当钱用的,真的是“螺”而非贝类!

“那为什么课文不直接说这是‘螺’呢?这样会不会让小朋友误解贝类的姿态?”小常想。所以他又给修改部写了一封邮件,主张给插图加一个注脚:“收到,谢谢回答。我查了:货贝确实是单壳的。能否下次印刷时,脚注:配图是货贝。”。

02。

一年级时,他就给教师板书挑错。

小常的“较真”“挑错”行为,其实从一年级就开端了。一年级上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书上的配图里边,小狗足迹是四趾,而语文教师其时在黑板上画的图是五趾,所以小常就在讲堂上表明:教师画的不对。

教语文的鲍会芹教师没有批判小常的“吹毛求疵”,而是课后查到狗的前爪是五趾(行走时用四趾),后爪是四趾,还和他共享了这个常识点。这件事也鼓舞了小常在讲堂表里说“不对”的胆量。

“仙外教师十分尊重孩子,班级的气氛也十分好。”妈妈说,小常总能找到和他共享常识和主意的小伙伴。有时,同学戏称“小常百科时刻”到了。

小常的班级周围便是一个小花园,他一下课便是去调查各种动植物,弄得浑身脏兮兮,但孩子们也容纳小常的“不走寻常路”。

03。

家长揭秘:怎样培养出一个“纠错王”?

小常的质疑精力来源于他的常识面广,博闻强识。关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他是怎样做到的?小常妈妈共享了几则趣事:

“我记住他中班听《三国演义》时,听到诸葛亮赤壁借春风,他就问我春风是从哪里刮向哪里。我就给他买了三国演义地图,找到孙刘联军和曹操大军的驻地,给他解说春风的方向。”。

“他喜爱生物,咱们也给他买了许多相关书本,有时候,两本书关于一个生物的介绍不尽相同或许有矛盾之处,他就会和咱们一同百度查找,寻觅正确答案。”。

“在漫步进程中,他看到蚂蚁抬起一只死去的昆虫,咱们就在路旁边等候十多分钟,让他完结这个调查进程。”。

“家里的卫生间也是他的‘试验室’。他看到爷爷用土种葱,就用水培法试验,还用一瓶装着沐浴露的水做“对照组”试验。对他这种探究行为,只需安全范围内,咱们都是尊重的。”。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