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我国之城|青海玉树:从生态绿地中“长”出的高原小城

我国之城|青海玉树:从生态绿地中“长”出的高原小城

2025-07-19 15:12:40 [休闲] 来源:凝颜颜馆站

新华社西宁4月17日电 题:青海玉树:从生态绿地中“长”出的长高原小城。

新华社记者汪伟、城青城柳泽兴。海玉

从空中俯视,树从生态在群山环绕之下,绿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密布的中出修建在山沟中拔地而起,巴塘河宛如翡翠玉带穿城而过。长从长江源头奔涌而下的城青城水流在这儿构成一大片湿地,玉树市似乎是海玉一座镶嵌在湿地里的高原小城。

这是4月6日拍照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面貌(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绿地

玉树市坐落青藏高原内地,中出平均海拔超越4000米,长没有来过这儿的城青城人心态首要就是对高海拔的惊骇,但真实走入这座城市,海玉会发觉似乎进入江南之地。

这是4月6日拍照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面貌(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从青海省会西宁动身,一路向西南而行,700多公里的旅程是一场穿越幽静荒漠的绵长旅程。车窗外是接连不断的荒滩和草原,唯有公路在脚下不断延伸。

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河畔拍照的商业街(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翻过巴颜喀拉山,沿着河谷继续前进不久,玉树市便突然呈现在眼前。

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拍照的格萨尔广场,巴塘河从广场旁流过(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行走在玉树市街头,感觉显着与人们印象中高寒枯燥的高原城市不同,这儿宛如一座“水城”,长江流域丰厚的水系孕育的湿地把主城区包裹在内。

玉树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依城而建,玉树市就像从生态绿地中“长”出的一座城。

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一处居民区,巴塘河从周围流过(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4月,沿着巴塘河步道漫步,和风轻拂脸庞,带着丝丝凉意,水汽充满中,不只有泥土的质朴芳香,还夹杂着藏香的浓郁。在节假日,河滨满是拿着相机的人,他们静静守候,只为捕捉水獭进食或游玩的宝贵瞬间。

这是4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境内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维护区拍照的斑头雁。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长时间在三江源区域进行户外调研的生态维护工作者赵翔告知记者,水獭是国家二级维护动物,对水质要求极高,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在人流密布的市区呈现水獭,这在全国几乎是绝无仅有。调查结果显现,玉树市及周边水域有二三十只水獭,种群密度和生计状况良好。

这是4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拍照的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维护区一景(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初到玉树市,还有更多的意想不到——高原城市竟满目葱翠。继续多年的南北山美化工程明显改变了城市样貌。

4月8日,在坐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境内的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维护区,生态管护员在管理站观测鸟类(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每到夏日,走在玉树的大街向远处瞭望,全部风光就像自带镜头“锐化”作用,湛蓝的天空似乎触手可及,拱起的山峦满是绿意。据了解,近年来玉树市空气质量合格天数份额长时间保持100%。“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玉树市一个明显标签。遇到下雨天,周边的山体便蒙上了淡淡的薄雾,丰厚的水汽滋养着大地,公路旁的流水潺潺,在那一会儿人们恍若置身于江南水乡。

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拍照的康巴大剧院(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夜晚降临,巴塘河边两头,喧哗的酒馆、飘香的咖啡、漫步的游人让这片深谷充满活力。有游客说,在这儿既可以体会高海拔区域独有的雄壮,又能感触湿地的活力,还能体会现代城市的富贵。

视频记者:龙泠宇、张龙、张宏祥。

音频记者:杨慕茜、张宏祥、张龙、白玛央措、齐芷玥。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